科技赋能,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专题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 2024-06-18 浏览次数: 813

 03.jpg

"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传统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的“心脏”,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是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重要支撑。当人工智能遇上工业母机,必将开启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这不仅是对工业母机领域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推进产业升级、建设智能经济的历史机遇。

6月18日,由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智教新媒、四众智库协办的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专题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顺利举办!

"


论坛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马林聪主持,军事科学院少将、研究员、原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孙柏林、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王继宏、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温忆梅上台致辞

08.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宏鑫

中国科学院吴宏鑫院士分享《人工智能研究的一点体会》主题报告,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定义、人工智能种类简述、需求与实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人工智能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五个方面。吴宏鑫院士指出人工智能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非常广泛,就个人而言上述几方面,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千万不要停留在表面文章,无关痛痒,希望本次活动能集中力量,对人工智能研究、交流有推动作用。





09.jpg

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巩亚东

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代表巩亚东教授分享《基于5G与云计算的数控机床加工过程监控认识与研究》主题报告,报告从5G应用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云计算为智能机床提供可能,5G云计算数控机床加工研究,5G云计算数控机床加工应用等四个方面初步阐述人工智能为数控机床加工赋能,5G推动智能机床技术的应用,云化数控机床成为发展趋势。巩亚东教授提到5G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领域应用的实现,必将引领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进程,解决基于5G和云计算以及数字孪生智能机床和机械加工过程智能监控理论与技术瓶颈背后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迫在眉睫,其研究方向符合国家智能制造的战略需求。





10.jpg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运动控制事业部机床数控系统数字化总监李展

李展分享《西门子全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驱动机床行业加速迈向可持续发展未来》主题报告。随着制造业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方向,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的高端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行业创新发展的焦点。西门子基于对行业现状、实际需求、发展趋势和具体应用的深入分析,致力于为机床行业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数控系统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涵盖工业母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虚拟调试、虚拟加工、机床防碰撞、自适应加工控制与刀具监测、工业边缘+ AI等先进技术,在研发创新、设计调试、工艺优化、生产制造等环节助力客户全面提升业务运营、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和效率,快速适应生产节奏,实现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释放企业生产潜力,加速迈向产业新阶段,迈向高效、灵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





11.jpg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主任郭保苏

郭保苏教授分享《智能下料算法与软件研发》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二维不规则轮廓排样问题广泛存在于航空航天、建筑幕墙、医学修复体制备等领域的下料过程中,产值巨大,排样填充率与效率的提升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进而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郭保苏教授及所在团队围绕制约排样问题进一步解决的排样轮廓描述方法、排样布局优化、排样布局规划智能推理等瓶颈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且高效实用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工程应用和产业化。





12.jpg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贾子钰

贾子钰分享《基于人工智能的脑机接口前沿技术及设备研发》主题报告,基于人工智能的脑机接口技术快速发展,报告深入探讨脑机接口技术在智能设备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和开发的各种创新技术,包括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脑机接口,以及它们在医疗、通信、娱乐等领域的应用。





科技赋能,创新发展”不仅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更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论坛搭建一个开放、共享、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工业母机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